你听说过“冬病夏治”吗?这可是老祖宗的大智慧,冬病夏治始于《黄帝内经》时代,是经典中医理论“不治已病,治未病”、“春夏养阳”、“择时施治”在临床的具体运用。

  在夏季三伏天机体阳气盛于外而虚于内,通过用温热药以扶助体内虚弱的阳气,并借助自然界隆盛的阳气,二者相合以化散体内留伏之寒邪,从而鼓舞阳气、增加抵抗力。

  

  一、什么是“三伏贴”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此疗法源于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思想,具体方法源自金.元时代《张氏医通》的白芥子涂法,用于治疗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因其不良反应少、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老少咸宜等优点,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一种综合干预的方法,其效果与贴敷方药配伍、炮制、制剂工艺、贴治时间、以及皮肤反应等均有一定关系。

  二、哪些人适合贴三伏贴?

  主要用于在秋冬春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疾病。

  重点推荐:

  1、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2、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

  3、小儿体虚易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

  4、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三、禁忌人群:

  1、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

  2、对贴敷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瘢痕体质者

  4、咳黄浓痰、咯血患者

  5、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

  四、慎用人群:

  1、孕妇

  2、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3、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

  4、病情急性发作或加重期间

  5、对2岁以下婴幼儿运用本疗法时,因无法确知孩子反应,必须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哭闹情况。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了解到三伏贴能有效的预防冬季疾病,增强机体功能,特别是对一些慢性疾病的调理有着特殊的疗效。

现在伏天将至,要通过中医调理的市民越来越多,为顺应大家冬病夏治的需求,德阳市二医院中医科研制的三伏贴在药物的配方、药材的选择、药物浓度调配、辅料的熬制、贴敷的制作、治疗穴位的选择,都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反复推敲、反复论证,努力做到了最好。

德阳市二医院 中医科 三伏贴贴敷活动现开始预约!

预约电话:6621111

  

  五、三伏贴贴敷时间表:

  初伏:2017年7月12日

  中伏:2017年7月22日

  加强贴:2017年8月1日

  末伏:2017年8月11日

  六、三伏贴贴敷操作规范:

  1、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5天贴敷一次。

  2、贴敷时间

  (1)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 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

  (2)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3、疗程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4、贴敷部位 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大椎、中府、膻中等。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取穴,酌情取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

  

  七、三伏贴贴敷期间注意事项:

  贴敷后的皮肤反应与处理局部皮肤潮红、灼热、轻度刺痛,或出现小水泡,极少数可能出现大水泡。患者敷药处皮肤多数会在一段时间内遗留色素沉着。 贴敷部位如果出现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或者给予湿润烧伤膏外涂以减轻不适感。对于大水泡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泡应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扶助人体正气、增加免疫力、调动人体自身防病抗病能力的“治未病”方法,需要至少3年以上长期使用。

  

  联系方式

  德阳市二医院 中医科

  地址:德阳市岷江西路一段340号

  预约、咨询热线:66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