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着医者的慧心巧手,更有着医者的良知厚德;他是一位生长在天骄圣地的蒙医医生,也是当地农牧民心中信赖的好“安达”;他用30多年的时间,把一位医生的博爱洒向天骄圣地,他就是伊金霍洛旗蒙中综合医院院长那木斯来。从医30年来,他先后获得全区优秀基层院长、自治区级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伊金霍洛旗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那木斯来下乡义诊,服务农牧民。

  2005年,43岁的那木斯来离开工作了20年的伊旗纳林希里乡卫生院,来到乌兰木伦镇卫生院工作。那时的乌兰木伦镇卫生院由于种种原因正处于发展的低谷,管理混乱,负债累累,人心涣散,很多人对医院的前途失去了信心,业务骨干精力不集中,一般的工作人员更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面对这样的局面,临危受命的那木斯来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结合卫生系统的行业特点,做了四件事:努力提高医疗卫生技术水平;想方设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严抓医德医风建设。带着感情去工作,凭着韧劲儿干事业。乌兰木伦镇卫生院在那木斯来的带领下,一步步走出了困境,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开创了卫生院全面发展的大好局面。

  医者,既要有仁术,更应有仁心。有时正端着饭碗吃饭,患者来了,那痛苦的神情,使他必须放下碗筷立即给病人诊治;有时候夜里刚睡着,有人急促敲门,必有急诊,他必须立即出诊,一刻也耽误不得。这就是那木斯来日常生活的写照,常年吃不了一顿囫囵饭、睡不了一个囫囵觉。他不顾自己患有颈椎病和腰椎病,坚持为患者看病,和颜悦色,轻声细语,耐心地解答病人每一个问题,认真地查看病人的每一个细小症状,有时候每天要为上百名患者看病,一看就是十几个小时。

  “今天精神还好吗?”“没事,您放松,我在这儿给您看着呢!”……看病时,开场白通常是他并不标准的汉语,亲切的声音,熟悉的方言,使患者更轻松地接受检查。那木斯来不像一个院长,一个专家,更像一个亲人,一个朋友。

  对经济困难的患者,那木斯来常想着怎样才能既省钱,又把病检查清楚,于是想尽办法开“小处方”,为病人节省诊疗费用。对特别贫困的患者,他主动拿出自己的工资,为他们支付医疗费用、购买生活必需品。多年来,他先后为贫困患者垫付医疗费用达70000余元。“说实话,钱借出去我就没打算让他们还,如果能用几十块、几百块钱换回病人的康复,我心里真的很高兴。”那木斯来说。

  “要想成为一名好医生,只有好的服务态度是不够的,还要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为病人服务的本领。”那木斯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工作中,他充分发挥技术“带头人”作用,自觉担负起年轻医生的培训工作,把自己掌握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科室其他同志,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出了一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蒙医队伍。

  那木斯来在潜心钻研大量蒙医经典著作的同时,也常常利用闲暇时间带领医务人员去深山采集药材。在他的带领和实践下,很多医务人员不仅掌握了一定的采药技能、熟悉中草药的药性,还能利用所学知识为身边人解除病痛。

  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先后选派多名业务骨干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等知名医院进修深造,以适应新环境、新时代对医务人员的更高要求。

  为方便农牧民就医,那木斯来带领全院职工放弃周六日的休息时间,到各个乡镇为农牧民免费送医送药,宣传疾病的预防与保健知识,从未间断,深受乡亲们的好评。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一名蒙医,多年来,那木斯来博览中外医学经典,潜心研究,认真分析,推陈出新,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他通过不断学习研究,利用中蒙西结合针灸特色疗法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患者,尤其对患有慢性胃炎、慢性气管炎、肾病综合症、功能性子宫出血、颈椎病、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顽固性头疼、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等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患者有较好疗效,受到广大患者称颂。许多患者慕名而来,来自鄂托克旗棋盘井的一位久治不愈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不顾路途遥远前来找他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困扰多年的慢性支气管炎终于治愈。陕西一患者前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经针灸结合中蒙药治疗,很快便能行走自如,患者感慨地说:“那木斯来大夫确实名不虚传,小医院也有大能人啊!”

  “大音希声,大爱无痕”,那木斯来在3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用他崇高的医德仁心、积极的开拓进取精神以及高昂的爱岗敬业热情对这八个字作了最好的诠释。他坚信,他所选择的路是正确的,所从事的职业是光荣的,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鄂尔多斯晚报记者马悦报道

  大家都在看↓

  重磅!鄂尔多斯机场高速即将通车!去机场足足缩短15公里!看看怎么走?

  编辑:王雅琪